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心保和尚鼓勵學生思考未來:「三年後你會怎麼樣?十年後你會在哪裡?二十年後你會變成什麼樣?」這些問題不僅是對個人未來的反思,更是對自我成長的鞭策。他強調,唯有通過每日的努力與精進,才能逐步累積成就,最終達到圓滿的境界。 圖/印尼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於3月13日於印尼佛教學院與15位學生進行接心開示,強調「自我覺悟」與「自我教育」的重要價值,並勉勵學生以精進的態度面對人生與修行。其中一名學生分享與保和尚分享在佛學院學習的心得。
人間社記者王桂卿攝
圖說:覺誠法師以「千錘百鍊出深山」比喻修行,鼓勵學生像雕刻師般將自己雕琢成精美的佛像,並強調佛光山是培養人才的平臺,只要願意學習與成長,每個人都能找到方向與使命。 人間社記者王桂卿攝
圖說: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在開示中提到,此次印尼之行正是這佛光山四大方向的具體實踐,並讚嘆印尼佛學院學生的發心與威儀,鼓勵他們精進並將人間佛教精神帶回印尼,推動當地佛教發展。 人間社記者王桂卿攝
圖說:佛光山男眾學部副院長慧屏法師強調,感動需轉化為行動,引用星雲大師的話:「感動是一時的,但受用是永久的。」他鼓勵學生思考:「今天的感動後,我們還能為佛教做什麼?」並呼籲將佛法融入生活,實踐人間佛教精神。 人間社記者王桂卿攝
圖說:印尼佛教學院的學生也為心保和尚及諸位法師呈獻演唱由尤芳達教授填詞、陳慶祥作曲的〈星雲〉中文曲目。 圖/印尼佛教學院提供心保和尚印尼佛教學院接心開示 強調自我覺悟與精進修行
2025-03-14
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於3月13日在印尼佛教學院與15位學生進行接心開示,強調「自我覺悟」與「自我教育」的重要價值,並勉勵學生以精進的態度面對人生與修行。
心保和尚在開示中強調「凡事靠自己」的重要性。他指出,無論是生活中的挑戰,還是生命的終極課題—「老病死」,最終都只能依靠自己。他提醒學生,即使現代科技如人工智慧(AI)再發達,也無法替人解決這些根本問題。因此,覺悟是人生進步的關鍵。和尚以「登天難,求人更難」來比喻人生的現實,並鼓勵學生思考未來:「三年後你會怎麼樣?十年後你會在哪裡?二十年後你會變成什麼樣?」這些問題不僅是對個人未來的反思,更是對自我成長的鞭策。他強調,唯有通過每日的努力與精進,才能逐步累積成就,最終達到圓滿的境界。
在佛法修行上,心保和尚特別提到「慈悲」與「精進」的重要性。他以英文「compassion」(慈悲)為例,說明慈悲心是修行的基礎,而精進則是持續進步的動力。他提醒學生,修行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將點滴的進步連成一條線,最終形成全面的成就。
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在開示中提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四大發展方向:文化、教育、慈善與共修。此次印尼關懷之行正是這四大方向的具體實踐,例如印尼佛教學院的揭幕與佛教教育論壇屬「教育」範疇,參訪佛教文化遺址與佛教村皈依典禮則體現「文化」、「慈善」與「共修」。妙南法師讚嘆印尼佛學院學生的發心與威儀,鼓勵他們精進並將人間佛教精神帶回印尼,推動當地佛教發展。他還分享佛光山全球佛學院的成就,包括在16國設立17所佛學院,培養逾6,000名學生,強調佛光山是學習佛法與培養人才的平臺,期盼更多印尼學子加入。
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慧屏法師強調,感動需轉化為行動,引用星雲大師的話:「感動是一時的,但受用是永久的。」他鼓勵學生思考:「今天的感動後,我們還能為佛教做什麼?」並呼籲將佛法融入生活,實踐人間佛教精神。慧屏法師以「精進」為主題,指出精進是永不放棄的堅持,鼓勵眾人面對困難時不退縮,相信自己能克服。他強調佛光山是充滿機會的舞臺,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方向。
印尼佛教學院院長覺誠法師分享星雲大師對印尼佛教的期許,指出印尼需至少100年讓人間佛教遍地開花。他鼓勵眾人思考未來目標:「三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你會是什麼樣子?」並強調唯有不斷努力與磨練,才能成為值得欣賞的人。他以「千錘百鍊出深山」比喻修行,鼓勵眾人像雕刻師般將自己雕琢成精美的佛像,並強調佛光山是培養人才的平臺,只要願意學習與成長,每個人都能找到方向與使命。
佛學院學生AWANG感謝心保和尚的教導,表示4天學習中收穫許多佛法智慧,最受用的是「不要害怕做錯,從錯誤中看到真理」,並體會到「用功才能達成目標」的重要性,相信這些教導將深遠影響自己的未來。
來自Kamiri佛教村的學生ASTHA感謝心保和尚及法師們蒞臨印尼,特別感恩心保和尚親自到佛教村主持「皈依典禮」,為當地村民帶來信心與希望。ASTHA分享,這是他首次接受正式佛教教育,學習到珍貴佛法知識,期盼透過持續學習與實踐,獲得生命成長與提升。
心保和尚在開示中強調「凡事靠自己」的重要性。他指出,無論是生活中的挑戰,還是生命的終極課題—「老病死」,最終都只能依靠自己。他提醒學生,即使現代科技如人工智慧(AI)再發達,也無法替人解決這些根本問題。因此,覺悟是人生進步的關鍵。和尚以「登天難,求人更難」來比喻人生的現實,並鼓勵學生思考未來:「三年後你會怎麼樣?十年後你會在哪裡?二十年後你會變成什麼樣?」這些問題不僅是對個人未來的反思,更是對自我成長的鞭策。他強調,唯有通過每日的努力與精進,才能逐步累積成就,最終達到圓滿的境界。
在佛法修行上,心保和尚特別提到「慈悲」與「精進」的重要性。他以英文「compassion」(慈悲)為例,說明慈悲心是修行的基礎,而精進則是持續進步的動力。他提醒學生,修行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將點滴的進步連成一條線,最終形成全面的成就。
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在開示中提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四大發展方向:文化、教育、慈善與共修。此次印尼關懷之行正是這四大方向的具體實踐,例如印尼佛教學院的揭幕與佛教教育論壇屬「教育」範疇,參訪佛教文化遺址與佛教村皈依典禮則體現「文化」、「慈善」與「共修」。妙南法師讚嘆印尼佛學院學生的發心與威儀,鼓勵他們精進並將人間佛教精神帶回印尼,推動當地佛教發展。他還分享佛光山全球佛學院的成就,包括在16國設立17所佛學院,培養逾6,000名學生,強調佛光山是學習佛法與培養人才的平臺,期盼更多印尼學子加入。
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慧屏法師強調,感動需轉化為行動,引用星雲大師的話:「感動是一時的,但受用是永久的。」他鼓勵學生思考:「今天的感動後,我們還能為佛教做什麼?」並呼籲將佛法融入生活,實踐人間佛教精神。慧屏法師以「精進」為主題,指出精進是永不放棄的堅持,鼓勵眾人面對困難時不退縮,相信自己能克服。他強調佛光山是充滿機會的舞臺,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方向。
印尼佛教學院院長覺誠法師分享星雲大師對印尼佛教的期許,指出印尼需至少100年讓人間佛教遍地開花。他鼓勵眾人思考未來目標:「三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你會是什麼樣子?」並強調唯有不斷努力與磨練,才能成為值得欣賞的人。他以「千錘百鍊出深山」比喻修行,鼓勵眾人像雕刻師般將自己雕琢成精美的佛像,並強調佛光山是培養人才的平臺,只要願意學習與成長,每個人都能找到方向與使命。
佛學院學生AWANG感謝心保和尚的教導,表示4天學習中收穫許多佛法智慧,最受用的是「不要害怕做錯,從錯誤中看到真理」,並體會到「用功才能達成目標」的重要性,相信這些教導將深遠影響自己的未來。
來自Kamiri佛教村的學生ASTHA感謝心保和尚及法師們蒞臨印尼,特別感恩心保和尚親自到佛教村主持「皈依典禮」,為當地村民帶來信心與希望。ASTHA分享,這是他首次接受正式佛教教育,學習到珍貴佛法知識,期盼透過持續學習與實踐,獲得生命成長與提升。
最新消息
故宮博物院音樂劇《甪端》 走過百年文物守護之路
2025-11-10新馬寺「人生三見」書畫展 陳春梅展出28幅觀音畫
2025-11-10新馬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80新生命有信仰的陪伴
2025-11-10大林佛光童軍書香蔬趣之旅 共學共好樂無窮
2025-11-10印度拘尸那羅朝聖 禮懺與佛接心
2025-11-10〔寶島采風〕樟之細路賞翠景 茶鄉續寫客家情
2025-11-10台灣永續大學獎 佛大榮獲ESG環境管理領袖獎
2025-11-10亞庇民眾為地球復蔬公益路跑 跑出健康跑出愛
2025-11-10人間佛教生死達觀 慧開法師傳授生命永續經營心法
2025-11-10三好咖啡交流之旅 寓教於樂感受咖啡文化
2025-11-10
相
關
消
息







